电脑爱好者,提供IT资讯信息及各类编程知识文章介绍,欢迎大家来本站学习电脑知识。 最近更新 | 联系我们 RSS订阅本站最新文章
电脑爱好者
站内搜索: 
当前位置:首页>> 文学情感>>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:

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

来源:网络 | 2007-6-17 | (有4545人读过)

子曰:"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" 
  大学的时候就听说过"父母在,不远游" 这句话,是无意中读书看到别人饮用的,大意是说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留在自己的身边,而做子女的,出门在外也要牢记孝敬父母。但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这句话感受如此之深。也许当时少年不识愁滋味,只希望摆脱父母的约束就好。可是现在,我常常想起回家,有时和同学朋友聊天说起来在家里待了一个假期,很多人都笑我过的无味,在家待那么就干什么;我想也不必解释,心里清楚就可以了,我不想自己的想法去影响别人。 
  这句话写在我的笔记本的封面上,每次看到总有冲动和愧疚的感觉,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,但是对我的影响很比较深远。许多书上或者文章的解释是:如果要迫不得已出行,那么必须有一定的去向。还有地方的用法是,一定要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。我对这句话有自己的理解,那就是,如果出行,那么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目的。这个目的,不是特指某个地方,而是目标,志向的意思。"游必有方",说得不是从小山沟到大城市就算"有方",不是说从小山村到北京,或者到国外,就值得远离父母。有方,就要有远大的志向,就要做有价值的事情,要去做对自己,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,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的期盼,离家的艰辛。 
  "人孰能不老,百事当以孝为先!"所谓孝顺,就是说为人子女应该对父母长辈能够时时嘘寒问暖,知道父母渐渐年老,身体条件也慢慢衰落,应该多抽出闲暇时间陪伴左右。我离开父母求学和工作加起来已经八年了,虽然每次寒暑假都会回家;可每每想起这句话,心里总是有些酸楚,古人说忠孝难两全,而我虽然没有古代那样像帝王尽忠,也远远没有到了为国家,为人民做贡献的高度,但是总是存在着工作和求学的矛盾。时代发展,好多人都离开家乡到了新的地方开始自己的生活,几世同堂的家庭慢慢的越来越少,取而代之的是三口之家,甚至Dink家庭。一方面要工作要生存,要实现自己的理想,另一方面,不再父母身边,平时甚至一年都难得一见,思念之情无以表达。每个人都遇到同样的问题,但是却常常会埋藏在心里,不愿意真正去面对。后来一首《常回家看看》却一下似乎把这种情绪都给调动起来了(虽然我不喜欢这首歌,但是这是事实;我总觉得对家的这种感情是神圣的,一些无聊的歌曲只会玷污这种感情,所以虽然有很多思绪,而我不会轻易和别人讲起来。),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起这件事情来了。一则街头的公益广告意味深长,一双父母坐在长沙发的一角,"孩子,我们什么都不缺,常回家看看",令人心酸的话外音和长沙发上余出来的空间让每一个为人子 女的人低头无语,自己的父母是否也如这对老人,在物质充裕但内心孤独中企盼着儿女们回家的脚步声!充裕的金钱,难得的美味珍馐,兴师动众的风光和排场,这都不是父母亲最看重的;这些大家都明白,可是能够做到的又有多少呢? 
  我想现在的子女虽然工作事业忙碌,却并非日子久就忘了家中倚门盼儿归的父母,只是抽不出时间来尽孝道;于是就用金钱和其他物质上的东西来侍奉父母,当然也有人埋怨父母唠叨而经常找理由在外不归。你应该知道,父母希望的只不过是子女能够经常陪伴左右以安心,他们唯恐儿女在外面和人有所纷争,唯恐儿女在外面生活遇到困难,甚至唯恐有不测发生。对于成功人士我很羡慕,但是对于侍奉父母左右的人我从心里面尊重,说得偏激一点,我认为个人的事业并没有家庭父母妻儿重要,事业可以从头再来,亲情可以补偿吗?如果自己辛苦一些、勤奋一些,这两方面并不是矛盾的;只是没有尽力的问题。 
  事实上,《论语》中对"孝"的强调,一直是从情感意义上进行说教。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籍,而非物质的满足。"子游问孝。子曰:‘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?’"多承欢膝下,帮老人们捶捶背,陪他们散散步、聊聊天;或者是打个电话,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;哪怕是相视无语,只静静的守在他们身边,看老人额角嘴边须臾的微笑......这些更能慰藉父母那时刻关切着儿女的心!这些微不足道的回报相比双亲的抚养之情、养育之恩真的是轻如鸿毛,但孝心无价, 在"孝"的天平上,又有什么能抵得上这静静守候中的绵远深长! 
  我们这一代人现在多数都是独生子女,父母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,事业有成,家庭美满,另一方面,却又面对着孩子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奋力打拼,常常无暇顾及到自己的尴尬处境。在当今天涯若比邻,以旅游业可富国兴邦的世界大串连时代, "父母在,不远游"似乎已成了荒唐可笑的言论。 
   然而,古人交通不便,音讯难通,不像今天从南疆到北国飞机可当天打来回,"大哥大"手机游漫全国,随时可以打一通回家。 那时远游在外,少说也是一年半载,万一父母急病或紧迫有事,难以召回,往往误了大事,甚至有错过了给父母送终的遗憾。所以, "父母在,不远游"并不是无稽之谈,而是要求做子女的时时不忘 孝敬父母的义务,在安排自己的活动时要想一想二老在家的实际情况,加以合理的调整。 
  但是无论科技多么发达,技术多么先进,声音和图像多么逼真,都不能替代承欢膝下的那种亲情的感觉。"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孝而亲不在",真到这种时刻,无论什么都不能挽回那种遗憾。可是如何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? 
  "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"不仅仅说我们要时刻记的孝敬父母,多关心父母,有机会多陪伴父母,还有另外一层意思。我们离家在外,要时刻牢记父母的期盼,记住游必有方的准则。在外面的时间,要时刻要求自己更加认真地对待生活,心中要有分寸,不能浑浑噩噩,更不能做危害社会和他人的事情。 
  孔子把孝当作人的思想道德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,成为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准。而几千年来,中国社会当中,"孝"一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支柱。"举孝廉",孝不但成为衡量人品德的标准,甚至成为了衡量人能力,以及是否能够做官的标准。这就说明孝不单单是让人可以老有所终,老有所养,孝更是对每个人自身责任感,家庭责任感乃至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要求和约束。 
  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”,心中牢记父母的期盼,记得多孝顺父母,记得自己的志向。
文学情感热门文章排行
网站赞助商
购买此位置

 
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文档一览 | 友情链接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03-2024 电脑爱好者 版权所有 备案号:鲁ICP备09059398号